熒光定量膜作為生物檢測、環境監測與食品安全分析中的關鍵耗材,其核心功能依賴于膜上固定化的熒光標記探針或抗體,對目標分子進行特異性識別與信號放大。其性能高度敏感,易受光照、溫濕度、化學污染等因素影響。科學合理的存放
熒光定量膜,確保其靈敏度、特異性與保質期不受損害。

一、避光保存
熒光物質在持續光照下易發生光漂白,導致信號衰減甚至失效。所有熒光定量膜必須全程避光保存。原包裝應為不透光鋁箔袋或深色容器,開封后未用完的膜條或芯片應立即放回原袋,用封口夾密封,置于避光盒或抽屜中。實驗室應避免陽光直射工作臺,操作時僅在必要時短暫暴露于室內光源。
二、低溫冷藏
絕大多數熒光定量膜需在2-8℃冷藏,以減緩熒光染料降解與生物分子失活。應存放于專用醫用冰箱或實驗室冷藏柜,避免家用冰箱頻繁開關導致溫度波動。嚴禁冷凍(-20℃以下),防止水分結冰破壞膜結構或導致熒光團破裂。冰箱內應保持干燥,防止冷凝水浸濕包裝。
三、防潮防濕
高濕度環境易導致膜基材吸潮變形、探針脫落或滋生霉菌。原包裝內通常配有干燥劑(如硅膠包),開封后應立即使用,未用完的膜條需連同干燥劑一同密封保存。存放區域相對濕度應控制在30-50%RH。避免將膜置于水浴鍋、加濕器或通風口附近。
四、原包裝存放
熒光定量膜出廠時已進行真空或充氮密封,是最佳保護狀態。應始終保留原包裝,不可隨意更換容器。鋁箔袋具有優異的隔光、隔氧、防潮性能,是“科學棲居”的核心屏障。取用時動作迅速,減少膜暴露于外界環境的時間。
五、避免化學污染
存放區域應遠離有機溶劑(如乙醇、丙酮)、強酸強堿、揮發性化學品及氣溶膠。這些物質可能穿透包裝,破壞熒光標記或干擾后續檢測。切勿與實驗試劑、樣品或耗材混放。操作時佩戴無粉手套,防止手部油脂污染膜面。
六、規范取用與記錄
取用時遵循“先進先出”原則,避免過期使用。記錄開封日期與剩余數量。對于多通道膜條,建議使用專用鑷子取放,避免手指直接接觸檢測區。使用后立即密封,放回冷藏。